道道網訊 2019年9月24-28日,由海倫國際營銷研究中心、道道輿情監控室聯合主辦,道道國際傳媒承辦、道道網協辦的以“固本·求變·突破”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新零售行業輿情高峰論壇以郵輪研討會議的形式全新呈現,來自直銷、微商、社交電商領域的專家、學者、知名企業代表匯聚一堂,共同乘坐歌詩達郵輪,開啟一場“智、學、研、娛”共融的智慧之旅。
浙江致中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少非先生受邀出席此次論壇。陳少非與其他領導、專家、企業家就本次峰會的主題進行了探討,表述了當下企業面臨的輿情現狀與困惑,為諸多企業輿情管控方面提出了期許和建議。
?
(本稿內容根據陳少非先生現場講話錄音整理)
浙江致中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座的各位可能了解并不多,甚至有人都沒聽說過。我們在行業里是一員新兵,還在學習摸索過程中。
既然是輿情高峰論壇,我就從企業角度來談談輿情管理。現在的媒體特別多,傳統的主流媒體、行業媒體以及各式各樣的自媒體,不計其數。目前的現狀是,我們全方位處于各種“媒體”監督之中,有善意關懷的,有人云亦云的,有撲風足影的,還有別有用心的……在這個泛媒體時代,確實感到有些無所適從。
我本人也是媒體出身,在電視臺工作多年,對于媒體,我是了解的,也是有感情的。自媒體作為傳統媒體的有效補充,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揚善懲惡,本來是好事。但泛媒體時代的“媒體”,本身缺乏監管,不少“記者”是從自己角度理解報道相關事件,很少會調查核實情況。為了吸引眼球,往往用新奇特的標題彰顯內容。加上現在的傳播通路十分發達,一些斷章取義、道聽途說的“標題黨”新聞在自媒體上傳播十分迅捷,企業常常處于“別人都知道了,我最后知道”的局面,十分被動。這個和我們當年做記者時的情況很不同。
?
客觀地說,泛媒體時代出現的這些現象,是自媒體的性質決定的。這是一種必然的、自然的狀態。沒有什么對與錯,我們也無需對這些樂于傳播“新聞”的自媒體說三道四,自媒體就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存在的。存在即合理。
對于企業來說,面對這樣的輿情環境,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當下的輿情環境、泰然適應當下的輿情環境、慎重應對當下的輿情環境。一方面,對無處不在的自媒體,我要尊重他們,有敬畏之心;另一方面,我們要與那些不怎么專業的自媒體保持一定的距離,做好企業內部資訊管控,積極創造一個可以掌控的輿情環境,盡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筆頭交鋒”。
當然,企業最關鍵的還是“不忘初心,走正道,做好自己”。我們辦企業的初衷,是利他也利己,承載社會責任,提供好的產品好的服務,為社會創造財富,為社會解決就業等等,如果我們不忘初心,做的正,行的正,相信公道自在人心,何懼他人斷章取義?何懼他人道聽途說?
以我們致中和公司為例,我們本身是生產型的傳統產業,致中和的品牌自清代乾隆年間開始,已經有256年的歷史。我們擁有“地理原產地標志”“中華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一系列榮譽,致中和五加皮酒的品質,向來為消費者所認同,“重質量、講信譽、和氣生財”一直就是我們企業的經營宗旨。我們之所以介入新零售行業,是為了“老樹發新枝”,讓這家老字號企業有更好的發展,能夠為喜愛“致中和五加皮酒”的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正因如此,我們在新零售的路上,賣好產品,做好服務,不夸大宣傳,心里是坦然的。
當然,市場營銷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銷售的過程中,我們也可能會存在一些無法預料的問題。有業務指導部門及媒體朋友來關心我們的時候,我們認真應對,虛心接受合理的意見,積極做好整改工作,及時回饋信息。只要我們本著做好產品,做好企業的初衷,都是能夠得到諒解和支持的。
在新零售的路上,我們一直堅持三個原則:第一,不和不規范的市場團隊合作;第二,我們只賣自己工廠生產的產品,不夸大宣傳;第三,我們產品的價格和商超里售賣的價格基本一致,貨真價實。“打鐵還須自身硬”,做好自己,心里坦蕩,面對任何的輿情環境,都可“閑庭信步”。
此為本人一家之言,請現場各位多多指導,謝謝大家。
【責編:瑾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