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道道網訊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牽動了國人的神經。在抗擊肺炎疫情中,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做了大量的貢獻,以不同方式支援武漢,打響了疫情防控保衛戰。
有的企業在一線參與救援物資配送分秒必爭;有的企業加班加點生產物資保障一線需要;有的企業調動全員力量捐款捐物,通過不同渠道送往前線;有的企業則主動讓利,支援中小企業發展……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其公共屬性越來越突出,公共信任資本的價值也愈發凸顯。這樣的價值來源于多方面,客戶服務理念、資本市場認知度、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當然也包括企業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反應。
公共信任資本既是發展的“助推劑”,也可能是自身危機的“導火索”。
《英才》記者采訪了多位上市公司企業領袖,他們以不同方式做出了各自的貢獻,是本次抗擊疫情當中堅實的“企業力量” 。

以嶺藥業總經理吳相君
疫情伊始,由總經理吳相君領導的上市公司以嶺藥業(002603.SZ)率先發起向中國紅十字總會捐贈了1000萬元的連花清瘟膠囊,其中500萬元的藥品捐給了武漢,另500萬元的藥品根據疫情情況分配給了全國各省市。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作為中國醫藥(14.980, 0.54,
3.74%)上市公司20強企業,公益事業是我們應該盡的責任和義務。”以嶺藥業總經理吳相君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黨和政府,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所以企業必須要回報社會、反哺社會。
“多年反哺社會,也讓我們感覺到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保障,一個良好的社會,是企業發展的保障。”吳相君在《英才》記者采訪中回復說。
以嶺藥業成立20余年,公益活動沒有間斷,累計捐贈物資兩個多億,僅連花清瘟就捐贈了近三十次。
此外以嶺藥業開展一系列公益活動,包括,捐助1000萬元建立“院士博愛基金”;捐助1000萬元設立“南京中醫藥大學以嶺中醫藥獎學金”;捐助1100萬元開展“健康鄉村中國行”;并設立“中國藥學會—以嶺生物醫藥基金”等公益活動項目,以提高我國基層醫療水平、獎勵優秀醫藥工作者;捐助上億元藥品、物資用于貧困地區幫扶及災區救援;將自身的產業、品牌、渠道、資金優勢與貧困地區的資源對接,通過產業扶貧、健康扶貧、對口扶貧、綜合扶貧等多種模式,在全國道地藥材產地建立17個中藥材種養殖基地,以中藥材特色產業助力當地農民脫貧;與其他企業共同出資成立中冀扶貧基金會助力河北省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作為一家醫藥企業,我認為最重要的三個關鍵詞是創新、質量、責任。”吳相君回復《英才》記者說。
以嶺藥業把“繼承創新,造福人類”作為企業宗旨,始終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文化氛圍。體制創新在促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中顯示出巨大優越性、理論創新使得研發成果不斷增加、科技和產品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技術創新提高藥物內在品質。
“把好產品質量關,生產出合格的產品是立企之本。這是一條紅線,也是一條底線,企業只有在維護好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才可能發展壯大。”吳相君表示,以嶺藥業一直把質量看作企業生存的基石,質量是企業發展的“金鑰匙”,質量安全之于企業,完全可以用100-1=0這個具有經濟學意義的公式來形象地表達。
吳相君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嶺藥業從現代化生產基地、先進的生產工藝與設備、完善的生產質量保障體系綜合保障了藥品質量,公司質量控制實驗室2017年獲得了由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下發的認可資質證書,因而得到了多個國家和地區試驗機構的認可。
以嶺藥業秉承“為員工謀發展、對社會做貢獻、為股東創價值”的經營理念,勇擔社會責任,堅持綠色生產、環保節能、慈善捐助。本次疫情中,在吳相君的領導下,以嶺藥業為抗擊疫情做出了貢獻。
【責編:瑾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