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過去一年風雨不斷,卻未能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進入2021年,全新的旅程又將開啟,我想分享個人職業生涯里幾段成長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迷茫,可能是成長伊始
我的職業生涯始于印度南方的小鎮,那是一段難忘的時光。獲得印度國際商務碩士學位之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聯合利華國際大客戶經理。我滿懷憧憬,盼著有機會去紐約或倫敦拜訪高級客戶。

然而現實太骨感。我的主要職責是,在小鎮上的皮革廠尋找更優的成品皮革。那時我每天都挽著袖子,坐在43度以上的高溫工廠里,逐一檢查皮革,將半成品分類。從早到晚,日復一日。
我不禁開始迷茫:這和原本的職業規劃差距也太大了吧!?我在這里干什么?我做錯了什么……
事實證明, 當時的我還是太年輕,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段經歷正是我成長為一名專業人士的起點,更為接下來的職業道路以及今天在安利的工作打下了寶貴的基礎。
28年后的今天,我依舊清晰記得,那潮濕皮革的味道。
成長會眷顧“有心”人
在皮革廠的最初幾個月,我每天都很消沉,認為自己的能力得不到發揮,浪費了大把時間。
很快我開始醒悟,消沉沒有任何意義,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調整心態、改變現狀。
在不斷給自己打氣、轉變思維后,我發現了自己在公司的獨特優勢。每當我們找到更好的皮革,公司便能以之生產出更高品質的成品鞋,利潤也大大提升,這讓我頗有成就感。漸漸明白,做好手頭工作就是對自己能力和責任感的歷練。在親身體驗產品、了解價值鏈的重要性后,我帶著小團隊四處尋找更優質的皮革原料,干勁兒十足。
回想起來,這段日子正是我“成長型思維”的初步養成。眾所周知,“成長型思維”的核心是在變局中心存憂患,不斷學習提升自我。正是這段看似“迷茫”的經歷,讓我對公司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明白了企業的成功取決于悉心落實每一處細節。我很感謝當時信任我的人,也感謝成長所得。回首那段在悶熱制革廠的時光,我更愿意稱之為我的第二個“MBA”。
其實收獲遠不止此,這份工作也給了我首次拜訪中國的機會。當時印度皮革供應商供貨不足,互聯網又尚未普及,在四處尋找解決方案、咨詢行業專家后,我提議去中國采購。那是我第一次離開印度,從香港穿過木橋走到深圳的瞬間,我感受到了當地人的活力,多年后仍記憶猶新。
成長的另一個名字叫挫折
成長總是機遇與挫折相伴相生。此后我在聯合利華獲得了另一個機會——印度冰淇淋業務市場總監。當時行業競爭激烈,幫助公司樹立品牌、提高銷售、扭虧為盈是我面臨的首要挑戰。對此我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小目標:在100天內扭轉局面。
上任起初一帆風順,團隊上下齊心,時任聯合利華印度分部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文迪·班加也鼎力相助。
可是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100天后,正值印度季風季,并不是冰淇淋銷售旺季…… 我的小目標就這樣被“風”吹散了。
當時我十分沮喪,更糟糕的是,我本應聽取反饋和建議,但我屏蔽了外界一切有益的聲音,陷入了“固定型思維”,完全沒意識到挫折的另一面是成長。
但我并非一無所獲。不甘心的我開始反思,既然之前的銷售策略失敗了,不如另謀出路。當時印度購物中心發展迅速,我們就去洽談合作,最終得以在各大商場開設冰淇淋售賣亭。這次與服務業聯手試水堪稱冒險,卻幫我積累了餐飲業的專業知識,招募了關鍵人才,并懂得了顧客服務的含義。
數年后我在南非德班城定居,收到了全球最大餐飲公司百勝集團(旗下有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鐘等品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大衛·諾瓦克的來信。隨后我順利加入百勝,先是處理印度市場的業務,之后成為泰國分公司總經理,帶領1萬名員工的團隊。
當年冰淇淋業務的經驗給了我不少幫助。所以,成長并不總是立竿見影,挫折是很重要的催化劑。只有當下放手一搏,才會有所收獲。這也正如安利創始人理查·狄維士先生所說:“一些很小的決定積累到一起,有一天就會成為一項重大的、必然的決定。”
成長是舒適的反義詞
成長,聽起來讓人振奮,但事實上過程往往令人不適。結束泰國的工作后,我和家人一起搬到中國上海,開始融入這個多年前就讓我一見鐘情的國度。適應全新的文化、菜系和語言讓人興奮,但日常生活也變得完全陌生。去哪兒理發、買東西怎么溝通……都是問題。我下定決心攻克語言關。正式入職前,我每周要上三次中文課。在考試時,除我之外都是10到15歲的學生,而我的普通話水平遠不及他們。

工作本身也并非一帆風順。在一次食品安全事件后,贏回顧客與投資者的信任成為我的首要任務,新的問題、壓力、挑戰也接踵而至,非常艱巨。盡管面臨各種變數和困難,我在這一職位上的收獲卻比以往任何職位都更多。這也讓我深信,安于現狀實際上會關閉大腦的學習中心,而新的挑戰則會打通成長的“任督二脈”。不適感是我們真正在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標志。成長本身沒有止境。
兩年前,我榮幸地加入了安利大家庭,跨入新行業,適應新城市,挑戰新商業模式。這是繼百勝后我的一次徹底轉變:有機農業和營養學成為首要功課,我開始了解Z世代的創客思維,開啟了冥想靜心、綠色飲食、深入閱讀的健康生活方式。同時,通過社交平臺和伙伴互動,學習高速發展的社交電商新模式……這段全新的成長之旅豐盛又美好,持續發生ing。

風雨會有時,成長無窮盡。來安利兩年多,最讓我有共鳴的是,身邊很多伙伴和創客都在踐行“成長是一種生活方式”。艱難如去年,他們仍樂觀進取,即便不斷與挑戰狹路相逢,也始終葆有韌勁和激情。
安利有你,十分幸運。在充滿變化和機遇的2021年,我一如繼往對中國市場和中國伙伴充滿信心。我們將始終如一地為每一位夢想家提供創業機會,與大家一起分享愛和大健康理念,讓更多人受益。
新年新氣象,
讓我們繼續主動成長,
安利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