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據《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達20605.8億元,同比增長63.2%;消費者人數達5.12億。目前,社交電商已經成為僅次于自營電商、平臺電商的“第三極”。
但高速發展的社交電商,并沒有迎來正規與規范。對于社交電商的亂象,例如分銷、代理商的人群魚龍混雜,售價虛高,假貨、次品貨不斷,售后服務差等問題頻出,還有甚者利用社交電商平臺進行傳銷活動。
深陷傳銷質疑
前不久,知名社交電商淘小鋪與斑馬會員涉嫌傳銷被凍結賬戶。對于涉嫌傳銷,一邊是監管部門反復警告,一邊卻是社交電商繼續蔓生。
也許在有的商業上的突破和創新都意味著可能與現行法制發生沖突,因此便存在著無數的“灰色地帶”,幾乎在企業初創期的原始積累階段都有過種種灰色行為,這也最終成為原罪滋生的緣由之一。
對于社交電商,其入門門檻費以及拉人頭模式,一直被人詬病。其實眾多社交電商的隱患,早在發展之初已經埋下了。其實大多數的社交電商發展初期路徑都是通過繳納一定額度的入會費或者購買一定金額的商品后獲得發展下線的資格,用計酬方式按下線以及下線的下線發展數量進行提成,這是典型的“拉人頭”模式。
拉人頭獲得報酬是其商業模式的核心,從《禁止傳銷條例》中對傳銷行為認定標準來看,凡是“團隊計酬”“入門費”“拉人頭”的商業模式均屬于傳銷。對于團隊計酬所代表的多層級計酬方式是傳銷活動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要件,拉人頭行為和收取入門費而是以傳銷為名所實施的詐騙行為。
諸多待解的問題
對于社交電商的原罪,可能是商業上的突破和創新與現行法制發生沖突。然而面對售中或售后所涉及的問題,社交電商平臺有沒有很好參與解決,提升客戶滿意度,這就是平臺自身的問題。
有數據顯示,社交電商平臺投訴問題主要聚焦在商品質量問題、拉人頭、傳銷、虛假宣傳、霸王條款退款難且款項未及時退回、貨不對板、售后服務差、久未發貨等多個方面。
其中數據還表明,涉及投訴較多的社交電商平臺有斑馬會員、云集微店、貝店、達令家、達人店、愛庫存、好衣庫、洋蔥海外倉、好物滿倉、楚楚推、有好東西、全球時刻、閨秘mall、脈寶云店、花生日記等。
據2020年上半年公開數據顯示,社交電商的用戶投訴領域主要集中在國內網購、商家糾紛、網絡支付,占比分別為67.48%、17.04%、2.21%。投訴社交電商的用戶性別占比分別為男性(56.40%)、女性(43.60%);投訴金額區間前三依次為0-100元(35.40%)、100-500元(25.66%)、1000-5000元(12.83%)。投訴社交電商的用戶集中地前三依次為廣東省、山東省、浙江省,占比分比為16.37%、9.96%、8.41%。
同時,據“電數寶”數據顯示,達令家獲“建議下單”評級;貝貝(貝店)、愛庫存等平臺均獲“不建議下單”評級,在受理平臺移交的用戶投訴,平臺反饋率、回復時效性、用戶滿意度相對較低,需積極受理第三方移交督辦的全國各地用戶投訴線索并第一時間響應、及時反饋,努力提高售后服務水平和口碑。
社交電商平臺售中或售后所產生的問題,時刻困擾著消費者。其實商業的落腳點是消費者的體驗和產品的質量。面對消費者的申訴,如果始終不做改正,必然會傷害消費者的心,也會失去消費者,將面臨市場淘汰的危機,也將消失在這商業市場中。
結語
對于社交電商的規范,社交電商從業者要做到自律,切實履行了社會責任。對于涉嫌傳銷,社交電商平臺應自我約束,不以“團隊計酬”“入門費”“拉人頭”等傳銷特征的商業模式主導,避免涉嫌傳銷。
對于目前社交電商平臺依然存在商品質量良莠不齊,虛假宣傳,假貨,售后服務差等現象,對于上述諸多待解的問題,平臺應提升形象,努力提高售后服務水平和口碑,解決自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