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交大昂立公告稱,公司收到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下稱“中興華”)《關于辭任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年報審計工作的函》。在年報編制的“節骨眼”上聘任的年審機構,上任僅4個月便要辭任,面對這一異常現象,上交所連夜向交大昂立下發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說明選聘年審機構的依據和其專業勝任能力等相關情況。
因最新年報“爽約”,5月4日起,交大昂立股票已停牌。在停牌前,公司股票接連兩個跌停,股價已跌至2.49元,創下近兩年多新低,最新市值不到20億元。與此同時,5月9日,因未按時披露年報,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在業內人士看來,全面注冊制施行之后,監管部門更關注上市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且要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能夠提高質量。通常來看,未能如期發布年報的上市公司,往往面臨經營不善、內部治理混亂等重大問題。
上任4個月就辭任
年審機構能力被“拷問”
公開資料顯示,被稱為“保健品第一股”的交大昂立成立于1997 年,于2001年上市,主要業務為食品及保健食品的原料和終端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老年醫療護理機構的運營及管理。
回溯公告可知,4月27日,交大昂立向中興華寄送了《解除相關業務約定書的通知》,解除與其簽訂的業務合作相關合同和《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業務約定書》。
交大昂立同時表示,為了能盡早披露2022年年報及2023年一季報,公司一直在和包括但不限于中興華在內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溝通協商,希望盡快推進審計工作。
半個月后,交大昂立于5月12日收到中興華的《辭任函》。中興華表示,認可雙方上述業務合作的相關合同已解除,并向公司提出辭任。
就后續安排,交大昂立表示,公司會盡最大努力盡快與其他會計師事務所溝通洽談,盡快履行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審議流程,盡早安排新的會計師事務所開展審計工作。
同日晚間,上交所向交大昂立下發的《監管工作函》顯示,就上述《解除相關業務約定書的通知》和辭任函件,截至目前公司未就上述事項披露相關董事會決議,也未履行股東大會審議程序。
據此,上交所要求交大昂立結合有關規定,補充披露該事項應當履行的決策程序、實際履行情況及其合規性。要求公司全體董事逐一發表意見,請律師就該事項出具專項意見。
同時,就選聘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勝任能力,上交所要求交大昂立結合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資質、人員信息、業務規模、投資者保護能力、獨立性和誠信狀況等信息,進行充分論證,并履行必要的審議程序,盡快依法合規選聘審計機構。
“實際上,上市公司未經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決議,解除會計師事務所已經明顯不符合《公司章程》,更違背了公司法相關規定。”一名上市公司董秘向記者表示。
年報“爽約”
退市風險“警報”拉響
“公司無法及時披露年報導致其自身被立案調查、面臨退市風險,這一連串問題或與公司管理層的過度干預有關。”一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
據披露,自2021年9月起,現任公司實控人嵇霖通過其控制的上海韻簡、上海飾杰、麗水農幫、麗水新誠4家公司分多次受讓上市公司股權。直到2022年8月,上海韻簡及一致行動人共持有交大昂立26.17%的股權,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嵇霖成為實際控制人。
記者注意到,上市逾20年的交大昂立,此前更換年審機構的頻率并不算高。2021年6月,公司聘任大信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年審機構之前,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已為公司提供財報審計服務長達20年。
今年1月,就在年報編制關鍵時期,交大昂立主動解聘大信會計師事務所,改聘中興華為公司2022年度財務報告審計機構及內部控制審計機構。對于此番調整,交大昂立表示,為確保公司2022年審計工作的順利推進,經綜合考慮,公司對年審機構進行變更。
但事實是,盡管上市公司緊急變更了年審機構,但投資者不僅沒能等來最新業績報告,反而“等”來一份《立案告知書》。
5月12日晚間,交大昂立公告,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未按時披露年報,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已于5月9日決定對公司立案。
半個多月前,上市公司還上演了一次性推翻6年年報的“鬧劇”,并引起監管關注。
4月26日晚間,交大昂立公告解釋,因在年報審計過程中發現多項涉及前期會計差錯更正事項,該多項事項對年報數據認定產生重大影響,公司同時需要對2016年至2021年的年報進行重新編制,預計無法在法定期限內(2023年4月30日)披露2022年年報及2023年一季報。
兩份財報的“難產”,不僅導致公司被立案調查,還可能將公司推向退市邊緣。根據規定,如公司在停牌2個月內仍無法披露2022年年報及2023年一季報,則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