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7月3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增設網絡主播為國家新職業,這標志著網絡主播的職業身份在“國家確定職業分類”上首次得以確立。人社部此前印發的《關于加強新職業培訓工作的通知》指出,新職業從業者可以享受國家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等有關政策待遇,以及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相關政策。《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全網短視頻賬號總數達15.5億個,職業主播數量已達1508萬人。網絡主播成為國家新職業,既是對現實的一種順應,也有利于為該職業的更好發展護航。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范巍表示,新職業意味著新的就業增長點,且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人社部門及時公布新職業,能提升從業者認同感、歸屬感和獲得感,促進人才隊伍高質量發展。隨著短視頻直播平臺與實體經濟的不斷融合,快手等平臺為普通人提供了規模化的就業機會和職業選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與民生研究院發布的《直播平臺就業價值報告(2023)》顯示,截至2023年底,快手平臺帶動4022萬個就業機會,短視頻直播就業呈現出數字職業化、直播產業化、從業大眾化和就業規模化四個特點。
網絡主播等新職業,吸納了不可小覷的就業規模,其價值更體現在進一步豐富了社會就業蓄水池的形態,增強了全社會應對就業壓力的彈性。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與民生研究院副院長周廣肅認為,從供給側來看,短視頻和直播作為新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典型代表,不僅催生了大量新業態,還對傳統業態進行了數字化的賦能升級,因而帶來了就業規模的大幅擴容。從需求側來看,以直播電商為代表的新商業模式帶動了居民消費需求的大規模增長,從而通過社會總需求的擴大傳導到就業需求的擴大。網絡主播正式進入“國家確定職業分類”,將進一步增強網絡主播從業者的職業歸屬感。除了實現個人職業成長價值外,也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認為,網絡直播的實時性、互動性和可訪問性為各行業發展帶來了機遇,重塑了傳統的商業模式和消費者行為,正在改變多個行業的業態。短短幾年時間,網絡直播已經在直播電商、鄉村振興、教育培訓、市場營銷、藝術表演、經驗傳遞、專業咨詢等各領域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