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虛假宣傳、仿冒混淆、流量劫持……如今,社交網絡平臺與人們日常生活聯系越發緊密,線上消費模式在方便消費者的同時,網絡不正當競爭等市場亂象也隨之出現。維護好網絡市場秩序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2024年開展網絡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法工作情況。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共查辦各類網絡不正當競爭案件3547件,同期價監競爭守護行動查辦不正當競爭案件8219件,占比43.16%,市場營商環境更顯公平,反不正當競爭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2024年5月,市場監管總局制定出臺《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了不正當競爭行為在網絡環境下的新表現形式,并明確了監督檢查辦法和法律責任。《規定》發布以來,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緊盯重點時段與人群,加大對網絡知名主播及團隊、大型電商平臺、頭部商家等重點對象以及網絡直播基地、電商產業園區等重點場所的監管力度,查辦和糾正了一批不正當競爭行為,并發布了一批典型案例,強化警示效果,保護企業品牌形象和創新成果,維護企業知識產權,優化市場競爭生態。
對于消費者高度關注、違法行為高發的保健品、兒童用品等重點領域和產品,聚焦夸大宣傳功效等重點問題開展整治。瞄準民生難點痛點和關鍵消費節點加大監測和執法力度,查處一大批侵害群眾利益的虛假宣傳、仿冒混淆案件,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為加強法治監管,市場監管總局加快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出臺,組織編寫并公開發布《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釋義》,起草制定《關于虛假商業宣傳有關法律適用問題的指引》,夯實專項執法制度根基。
加強信用監管,是創新監管方式的重要手段。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與網信、公安等職能部門協作配合,推動跨區域、跨系統案件有效銜接,強化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實施建立網絡經營主體信用檔案,將違法記錄等納入信用評價體系,對嚴重違法企業共同實施聯合懲戒,形成專項執法多元共治格局。同時,圍繞《規定》中列舉的新型不正當競爭行為,發揮智慧監管效能,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提高識別和打擊違法行為的精準度。
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監管總局將在2025年繼續部署開展整治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專項行動,持續推動《規定》貫徹實施,著力優化監管方式方法,統籌推進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大力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