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權健事件”爆發雖已過去半年有余,但“余震”仍不斷持續,“保健”市場也隨之迎來了一波又一波強有力的整頓。多地區出臺通知,禁止藥店銷售保健食品,而直銷行業作為“保健”品類市場主力軍也躲不過被殃及的命運。
多地藥店下架保健品
近日,多地因醫保定點藥店下架保健食品引起熱議。據時代財經了解,今年以來,國內已有20多個城市以文件通知、協議約定、口頭通知、會議通知等方式,要求醫保定點藥店下架保健食品等非醫療產品。換言之,在醫保定點藥店不能使用職工醫保卡購買上述種類的商品。
時代財經走訪廣州海珠區大參林、為林等幾家藥店發現,保健品依然擺在比較顯眼的柜臺,且可以用醫保卡購買。在與藥店服務人員交流中也得知他們并未收到有關要求保健食品下架的消息。
“目前來說,這是政策性的問題,并不是每個地區都強制要求藥店下架保健品。”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所長蔣卓勤告訴時代財經。據他所知,廣州、珠海、惠州等地區仍可以在藥店售賣保健品,其中,惠州原來要求藥店下架,但最近又重新恢復了保健食品在藥店的售賣資格。
“所以說這是因為每個地區政策不同而分別實施的。”究其原因,蔣卓勤表示,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此前就有多個地區出現了居民用醫保卡購買保健食品違規的行為發生,同時,也會影響個別人為了買保健食品而花光了用來救命的費用。“個別地區為了防止此類事情發生才采取這一政策,所謂的‘一刀切’也是要加雙引號的。”
實際上,早在2015年前后,很多地方醫保部門就陸續發布“定點藥店禁售保健食品”的規定,但并未嚴格執行。從去年10月開始,國家醫保局開始嚴打盜刷醫保卡等亂象,很多地方醫保部門陸續落地原有的要求,抑或是新增規定。
除了以文件通知、協議約定的明文方式之外,時代財經了解到,有生產企業和藥店反映,很多地方醫保部門只是口頭通知或會議通知。另外,在全國范圍內的打擊欺詐騙取醫保基金的專項行動中,各地監管部門都在加大對保健品違規銷售行為的打擊力度。
“保健食品不能作為治療藥品使用是國家一直在宣導的重點工作。保健食品只有靶向性的保健作用并不能替代藥品。我認為之所以這樣操作,是因為作為消費者,如果在藥房購買保健食品,會有誤導因素。像日本等國家,藥房或藥店只能銷售具有治療效果的藥品,他們的保健食品是不會在藥房銷售的,保健品只能在藥妝店售賣。”廣州迪雷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直銷行業網公司總裁梁慶國表示。
直銷企業也受波及
時代財經從多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和連鎖藥店了解到,受上述規定影響,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有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醫保部門禁止藥店經營保健產品一定程度上規范了銷售行為,也節約了一部分醫保資金,但對于藥店經營者來說,藥店銷售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對于生產企業來說,藥店是保健食品的優質銷售渠道,禁售等于是直接失去了一條重要銷售渠道,這對企業來說可謂損失巨大。
在強監管之下,直銷企業也被殃及。直銷行業的保健品市場是最大的市場,占到了總體保健品市場份額的60%左右,目前拿牌的91家直銷企業中,涉及保健品品類的企業就達到了75家。無疑,“一刀切”式的禁售勢必也會殃及到直銷企業。
有業內人士向時代財經指出,直銷企業因為直銷銷售模式的原因對于藥店下架保健食品整體影響不大,但太陽神的珍珠店因為依托藥店、診所等這些有實體店的零售終端,可能相對來說會受一些影響。
太陽神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白學鋒向時代財經表示,藥店禁售保健品對線下實體店和部分經銷商人員會有一些影響,但整體影響不大。
“因為我們整體的銷售模式有三大通道,第一是社交零售,第二是人員、會員直銷,第三是珍珠店,也是實體店模式。因為珍珠店模式不止是涉及藥店、診所,還涉及了美容院、健康館、按摩館等不同性質的經營方式,如果涉及到藥店、診所禁止保健品銷售的情況,我們只要相應撤出這部分就可以,再加上目前只是部分地區實行這項措施,而藥店在我們實體店中的比例也比較小,所以整體影響并不嚴重。”
“保健”市場缺口仍在
保健品問題因“保健”之名而起,以至于夸大功效、虛假宣傳、不法營銷、非法添加等問題層出不窮,最終導致國家采取嚴控手段壓制。
“當這段風波慢慢消退,消費者對健康的意識又會重拾,現在就是一個洗牌的機會。”梁慶國說。“就直銷行業而言,過去很多企業都不是在培養消費者,而是以事業機會為導向。所以,即使做了這么久,消費者市場也沒有占領。一遇到嚴管,業績就會斷崖式下跌。但是,也有企業在這過程中站穩市場,因為他們沉淀了消費者市場,這部分對保健品有真正體驗的人不會停止使用產品。所以,消費者市場慢慢又會回歸。畢竟,現在的保健食品、營養健康補充還是一個巨大的缺口。”
時代財經了解到,7月中旬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下稱《意見》)系列文件指出,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在定位上,要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在策略上,從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轉變;在主體上,從依靠衛生健康系統向社會整體聯動轉變;在行動上,努力從宣傳倡導向全民參與、個人行動的轉變。不難看出,在如此利好大健康產業的政策紅利下,市場的需求是巨大的。
有相關業內人士稱,從目前直銷行業的主打產品來看,大多數直銷企業仍然在經營保健品,該項政策給直銷行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條件和空間。
白學鋒向時代財經透露,目前公司保健品類的占比是60%以上,接下來還會重點推進在社交零售、社群營銷等新的銷售模式,還會在產品的種類和形式上增加新的內容。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和巨大市場需求的吸引,保健品銷售企業自建電商平臺、發展線上業務已是發展所需,包括安利、無限極、康美、三生等等都已建立了自己較為完善的電商平臺。
【責編:Far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