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保健食品原料目錄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近日發布,這是2015年的《食品安全法》(修訂)和2016年的《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之后,保健食品監管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舉措。
保健食品是健康產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1996年實施注冊管理以來,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這一注冊管理的監管模式實施了20余年,始終擺脫不掉“重審批、輕監管”的痼疾。為此,國家在2015年開始了保健食品備案與注冊雙軌制的改革,建立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和保健功能目錄制度是改革中的重要一環,《辦法》為此提供了更明晰的制度框架和工作程序,將引領保健食品產業在一個食品安全更加有保障、保健功能定位更加科學合理、企業選擇更加自主多樣的道路上發展。
筆者認為,《辦法》有這樣幾個值得關注的亮點:
首先,以保障食品安全和促進公眾健康為宗旨。保健食品監管必須堅守安全底線,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的關系。《辦法》在規范保健食品原料和功能目錄管理、促進產業發展之上,保證食品安全是首要考慮和重中之重。按照《辦法》,原料目錄納入原料,不僅要符合現行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還需具有足夠長和廣泛的食用歷史。以我國20余年保健食品監管工作記錄和1.6萬多個注冊產品相關數據為基礎,納入目錄的原料應在批準注冊的保健食品已經使用、無安全不良記錄。這樣,從合規和實際應用兩方面,保證納入目錄原料的安全性確切可靠。
把控原料品種安全性同時,《辦法》還明確原料的生產工藝、檢驗方法、產品技術要求等應實施標準化管理,以保證依據目錄備案產品的質量一致性,從而為備案產品的食用安全性提供保障。此外,還強化了原料目錄的事后監管。對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和保健功能目錄實行動態管理,強化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分別明確了保健食品原料和保健功能的再評價程序。
以促進公眾健康為宗旨,一方面要保證食品安全,另一方面要明確保健食品滿足公眾的健康需求、不涉及疾病的預防、治療、診斷作用的功能定位。《辦法》要求納入目錄的保健功能應具有充足的科學依據,對于使用目錄原料生產的產品應有科學的評價方法和判斷標準,以驗證其保健功能;對于保健功能的名稱和解釋,《辦法》還要求其能夠被公眾正確理解和認知,以促進健康為食用目的、不能產生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的誤導作用。
其次,為保健食品的目錄管理“鋪路開門”。《辦法》明確,保健食品原料和功能目錄的制定、調整和公布應遵循依法、科學、公開、公正的原則。同時,為納入或者調整目錄相關建議的入口、出口和路徑設立了一整套程序。借鑒歐盟、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制定類似目錄的成熟做法,提出了原料和功能的納入標準和科學依據等要求。
2016年《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實施,使用原料目錄規定的原料及其用量生產的保健食品按備案管理。為了推動改革和滿足市場的迫切需求,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于2016年發布了維生素、礦物質的原料目錄;在此基礎上,2017年實施了補充維生素礦物質保健功能類產品的備案管理;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又公開征求了5個擬納入目錄原料的社會意見。《辦法》的發布進一步規范了這些工作,為推動保健食品備案制度建設完善了法規、指明了方向、鋪平了道路。
《辦法》對于功能目錄的納入完全開放,打破了政府包攬的模式。保健功能的命名、功能作用的解釋等,均可以根據人群的健康需求、產生的保健效應論證和提出;具有充足的科學依據、評價方法和判斷標準,即有條件納入功能目錄。這一管理模式與過去最大的不同之處,使功能設置不再是政府的“一言堂”。相對比,曾經明文列入法規的“新”功能,始終擺脫不了“看得見、摸不著”的窘境,《辦法》的發布實施終于將這道尷尬之門打開了。
最后,將發展主動權交給產業。一直以來,從“可用原料名單”到產品檢驗方法,我國保健食品的管理均由政府主導和“包辦”。《辦法》對此作出了改變,讓更了解消費者保健需求、直接從事有關科學技術研究的行業和企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等社會各界參與進來,把產業發展的主動權交給保健食品研發主角。原料目錄納入新的原料、功能目錄納入新的功能,政府主管部門可以提出建議,任何單位或個人也可以提出建議。
參考國外健康聲稱的管理,《辦法》將保健功能分為補充膳食營養物質、維持改善機體健康狀態或者降低疾病發生風險因素(水平)三類;還特別規定了“以傳統養生保健理論為指導的保健功能”,明確劃出了基于中醫理論的一類保健功能,為含中藥材原料產品的功能聲稱開辟了又一片天地;大大擴展了原來補充微量營養素和調節特定身體機能的范圍,更全面地覆蓋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保健需求。
企業因《辦法》的發布獲得了更多發展主導權。按照《辦法》規劃出的保健功能開發路徑,分清保健食品與藥品和普通食品的區別,明確公眾的保健需求和認知,同時避免涉及疾病的預防、治療等,企業可以通過自主研究,在具有充足的科學依據、科學的評價方法和判定標準基礎上,沿著膳食補充、健康促進、疾病風險因素干預、中醫養生的不同方向研發產品。
總之,《辦法》一方面強化保健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和事后監管,對保健食品原料和功能目錄實行動態管理,轉變“重審批、輕管理”的監管模式;另一方面,進一步落實國務院“放管服”和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讓企業把發展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里,激發保健食品產業的活力和動力。從而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為健康中國行動加油助力,為提高中國人民健康水平作貢獻。
【責編:綠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