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如何做好個人及公共空間的防護?2月5日,本報記者對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等省內3位堅守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的專家學者。
切斷傳播途徑
回家第一件事是洗手
在訪談前后以及近30分鐘的對話過程中,李為民始終佩戴著醫用外科口罩,他說,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是已被證實的新型冠狀病毒兩種主要傳播方式,佩戴口罩是阻止飛沫傳播十分有效的手段。“凡是進入相對密閉的空間或人員集聚地,一定要佩戴好口罩。”
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周興余特別提醒,節后返崗乘坐大巴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更應全員戴口罩。“公共交通工具屬于密閉空間,往往一位病人說話咳嗽,就可能帶來整個車廂的污染。”
當然,口罩也并非隨時隨地都需要。李為民介紹,在明確沒有病毒感染的家中,或在一人駕車等相對獨立的環境,不需要佩戴口罩。
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是洗手!周興余提醒,通過咳嗽或噴嚏產生帶有病毒的飛沫沉降后,就可能附著并污染到時常會接觸的物體表面,比如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呼吸系統傳染病更多時候是通過手來傳播,所以一定要勤洗手。”
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也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心情好,休息好,不過于疲憊,身體的防御能力也自然能得到加強。”李為民說。
嚴防辦公室污染
員工應每天打報告
隨著節后的陸續復工,人員相對集聚的辦公室也成為疫情防控的重點。
周興余建議,每名人員在進入辦公場所前都應進行嚴格的身體指標檢測,單位可在門衛處設置體溫檢測專崗。如果發現有發熱人員,或者感冒咳嗽人員,應果斷禁止其進入辦公區。
人員進入辦公室后,首先要做的事是把窗戶全部打開,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同時,辦公區需保持每天至少一次的消毒殺菌。特別是辦公區域的公用電話、門把手等易污染位置,應安排專人進行定時消毒擦拭,并做好消毒作業記錄。
周興余提到,在工作期間,單位內部應盡量減少沒必要的會議,減少人員的聚集,員工用餐也最好采用分餐制。同時,應讓員工每天報告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員工出現發燒、感冒咳嗽等癥狀,應建議其暫停工作。
酒精消毒暗藏隱患
家庭存量不超500毫升
近期,一段火災視頻在網絡廣為傳播,雖后被證實并非為噴灑酒精引發的火災,但也引發了公眾對如何安全使用酒精消毒殺菌的高度關注。
四川省人民醫院副主任藥劑師陳岷介紹,酒精需保持在75%-85%的濃度區間才具有殺菌消毒作用。在臨床治療中,常用含有酒精的棉片或棉球擦拭皮膚消毒。家庭使用時,酒精可以對門把手、家具扶手、潔具等易污染物進行有效的消毒殺菌,但使用酒精確實也存在發生火災的安全隱患。
陳岷建議,家庭中不應大體量地囤積酒精,安全儲存量應該保持在500毫升以下。使用酒精消毒時,要遠離火源、遠離孩子,在使用完酒精后,應及時密封好盛裝的容器,以消除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