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近年來,固體飲料因攜帶方便、即沖即飲、風味多樣等特點備受廣大消費者青睞,但固體飲料冒充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銷售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既擾亂了市場秩序,也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3月26日,遼寧省大連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固體飲料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固體飲料屬于普通食品,與保健食品在產品定義、食用目的和監管方式等方面均明顯不同。
根據GB/T10789—2015《飲料通則》規定,固體飲料是指用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等加工制成的粉末狀、顆粒狀或塊狀等,供沖調或沖泡飲用的固態制品,如風味固體飲料、果蔬固體飲料、蛋白固體飲料、茶固體飲料、咖啡固體飲料、植物固體飲料、特殊用途固體飲料、其他固體飲料等。而保健食品則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適用于特定人群,具有調節機體功能的保健功效,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保健食品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標簽和說明書等均需要在管理部門注冊或備案,產品標簽上應有“藍帽子”標識和批準文號。固體飲料的標簽、說明書及宣傳資料不得使用文字或者圖案進行明示、暗示或者強調產品適用未成年人、老人、孕產婦、病人、存在營養風險或營養不良人群等特定人群,不得使用生產工藝、原料名稱等明示、暗示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保健功能以及滿足特定疾病人群的特殊需要等。
為幫助消費者正確區分固體飲料和保健食品,大連市市場監管局提醒消費者做好“五看”:
一看產品名稱,固體飲料在包裝上標示的產品屬性為“固體飲料”;
二看執行標準號,固體飲料在產品包裝上標示的執行標準號一般為GB/T29602《固體飲料》、GB 710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飲料》或企業標準;
三看警示信息,固體飲料最小銷售單元必須標示“本產品不能代替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作為警示信息;
四看特殊標識和注冊信息,保健食品包裝上有“藍帽子”標識和批準文號,固體飲料產品包裝上沒有相關信息;
五看標簽中的其他信息,保健食品必須標明保健功能等信息,固體飲料則不允許明示或暗示具有保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