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后疫情時代,保健食品作為重要的營養健康產品,當前正處于改革創新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挑戰和機遇并存。”4月2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司副司長樊紅平在博鰲亞洲論壇健康產業國際論壇營養與健康分論壇上如是說。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保健食品消費市場,同時在原料、產品加工等方面也成為全球工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保健食品的原料已成為全球第一大供應國。目前產業規模達到5000多億,有效注冊產品12000多個,累計備案產品有13000多個。
標準化引領保健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保健食品事關老人等特殊人群,敏感人群,對安全要求更高,監管更嚴,責任壓力也更大。樊紅平強調,“標準化是引領保健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他說,目前保健食品行業處于轉型時期,面臨的挑戰諸多,尤其是相對標準滯后,基礎類和質量控制標準缺乏,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還有不協調的地方,政策制度、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和現行標準相互交織,保健食品體系的整體性、綜合性、系統性和產業發展、監管實際、社會的期待還不相適應,保健食品體系的重構應該是引領保健食品產業高技術創新、高質量發展的科學支撐,是實現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環節。
樊紅平還透露,已經組織相關的科研機構開展了63種保健食品功能類原料目錄和相關技術標準的基礎研究工作,先后制定了維生素、礦物類等82種營養素,輔酶Q10、褪黑素、螺旋藻、魚油、靈芝孢子粉等五種功能類原料的技術要求,并納入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實施備案管理。大豆蛋白、有機蛋白、DHA等營養素,還有人參、西洋參、靈芝等三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已向社會征求意見,進一步完善后于近期陸續發布。
創新與發展助力推保健品行業升級
作為企業代表,安利中國市場部副總裁、安利亞洲科技創新中心的副總裁陳佳表示,后疫情時代,消費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日趨多元化。安利把握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機遇期,堅持創新與發展,致力于成為“全民健康推動者”,通過運營、產品和服務,幫助公眾構建包括身體健康、良好心理狀態和人際關系、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全面健康的解決方案。
作為大健康產業龍頭企業,安利將持續增資6億元人民幣升級改造廣州生產基地,在夯實先進制造的基礎上,還將探索智慧有機農業、加強業內研發合作、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帶動上下游企業構建營養保健食品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其次,為推動產品創新升級,堅持有機種植植物優選優育原料、成分優質純凈、配方優效科學。安利研發中心曾為中醫藥保健產品提供研發和評價標準,推出一系列暢銷全球的中草藥保健產品,將創新產品和科研成果帶給中國和全球消費者。